Tom Lee高喊“ETH公允價在6萬美元”,Andre Kang回懟「像個弱智」
09-25 , 11:33 /


約p>該編者按: Tomix Lee 將持續提升至 DATHTH>就已成為了業界頭號 ETH 多頭。在近期的各種公開亮相中,Tom Lee 總是以各種邏輯在反覆強調 ETH 的成長預期,甚至曾高調喊出 ETH 的公允價值應該在 6 萬美元。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同 Tom Lee 的邏輯,Mechanism Capital 合夥人 Andrew Kang 昨日晚間邊曾發布長文,公開駁斥了 Tom Lee 的觀點,並直言嘲諷後者“像個弱智”。


補充一點,Andrew Kang 在今年四月市場整體回調時曾預測 ETH 將跌破 1000 美元,後續在 ETH 上漲過程中也曾發表過看空觀點……倉位決定腦袋,所以他的立場可能會與 Tom Lee 處於兩個極端,建議辯證地去看待。



以下為 Andrew Kang 原文內容,由 Odaily 星球日報編譯。


在我近期所讀的金融分析師文章中,Tom Lee 的 ETH 理論堪稱「最愚蠢之一」。讓我們來逐條分析他的觀點,Tom Lee 的理論主要基於以下幾個要點。


· 穩定幣與 RWA(真實世界資產)採用;


· 「數位石油」類比;


· 機構將購買並質押 ETH,既為其資產代幣化所在網路提供安全性

將等同於所有金融基礎設施公司的總價值;


· 技術分析;


一、穩定幣與 RWA 採用


Tom Lee 的論點認為:穩定幣和資產代幣化收入增加的手續費量增加。表面看似合理,但只要花幾分鐘查閱資料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自 2020 年以來,代幣化資產的價值和穩定幣的交易量已增長 100-1000 倍。然而,Tom Lee 的論點卻從根本上誤解了以太坊的價值累積機制——他讓人誤以為網路手續費會同比攀升,但實際上以太坊的手續費收入卻仍停留在 2020 年水準。



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如下:


· 以太坊網路會透過升級·提昇交易效率;


·


穩定幣與資產代幣化活動會流向其他公鏈;


· 將低流動性資產進行代幣化產生的手續費微乎其微-代幣化價值與 ETH 收入並非正比關係,人們可能將 1 億美元債券代幣化,但若兩年交易一次,這又能續費 ETH 呢?可能只要 0.1 美元,單筆 USDT 交易所產生的手續費都遠高於此。


你可以將價值上萬億美元的資產代幣化,但如果這些資產並沒有頻繁交易,那麼它可能僅僅只會為 ETH 增加 10 萬美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