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3基金會機制深度解析:幣圈首個「去中心化保險」如何形成買盤飛輪?
09-19 , 20:55 /


在加密產業的世界裡,騙局並不新鮮。但這兩年,「跑路」的速度之快、方式之巧、受害者數之多,還是刷新了大眾對「Rug Pull」這個詞的認知。從 VC 加持的項目 Movement,到名人 Kanye West 支持下的 meme coin $YZY,再到近期悄無聲息消失的 Solana 項目 AQUA,投資者的資金像被打開的水龍頭一樣流走,留下的是一地雞毛與無力感。


根據 RootData 資料顯示,2024 年以來 Web3 市場共發生 260 起以上 Rug 事件,涉及金額超過 5 億美金。更關鍵的是,其中大多數受害者並沒有任何形式的維權機制。區塊鏈強調「代碼即法律」,但一旦涉及到項目方棄守、社交媒體帳號註銷、智能合約未開源等場景,普通用戶幾乎無從追責。


在傳統金融市場,風險對沖機制層層設防,而 Web3 雖然以「去中心化自治」自詡,卻往往在風險真正來臨時缺乏系統性的因應手段。計畫崩盤之後的應對,通常只是短期的社群安撫與善後補償,而非可以被複製和製度化的解決方案。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個新的嘗試正在引起社區關注:Fair3 Fairness Foundation。這是一個不依賴專案方、不依賴交易所,而完全由社區自發建立的鏈上保險制度,它正在嘗試回答一個長期被忽略的問題:「當風險真正降臨時,我們到底能做什麼?」


這套機制不僅是一個「去貨幣化保險」,更可能成為一種新的行動貨幣驅動力,加密貨幣化保險」。


AQUA 事件後的去中心化保險實操


2025 年 9 月,一則訊息在 Solana 中文社群迅速傳開:AQUA 計畫失聯。該項目曾被譽為 Solana 上的「潛力環保賽道代表」,但在上線交易所僅三週後,團隊集體失聯、社區解散、Token 一夜歸零。


出乎意料的是,在專案方沒有任何補償動作的情況下,Fair3 基金會成為了第一個站出來為社群使用者提供保險的第三方。


根據官方公告,Fair3 啟動了總額 10 萬枚 FAIR3 的保險計畫。該保險計劃不僅要求用戶提供鏈上持倉截圖,還引入了「主賠池+公共池」雙軌結構,並根據用戶是否持有和質押 FAIR3 給予不同的賠付額度。所有流程全程鏈透明進行,保險資金來源則來自基金會先前固定注入的季度儲備金。


此機制的實際運轉,成為加密世界中罕見的「非專案方主導」賠償案例。它不僅帶來了短期的輿情逆轉,也喚起了業界對於「公共保障機制是否可能鏈上化」的全新思考。


基金會的核心邏輯:保險,但去中心化


基金會的設計核心在於補償那些遭遇不公不義的使用者。它要求受害者在事件發生時不僅要同時持有 Fair3 和受害項目的代幣,還必須將 Fair3 進行質押(Stake),才能獲得賠付資格。賠償金額由用戶的質押比例決定,最高可佔賠付池的 10%。同時,質押更多 Fair3 不僅意味著更高的保障額度,還能獲得治理權:5,000 枚以上可以投票,100,000 枚以上甚至可以提出賠償提案。換句話說,質押 Fair3 的過程,本質上等於買了一份保險單,而這份保單還能賦予使用者影響賠償結果的權力。